全国多部门发文加强药品追溯码溯源管理 强化全链条监管体系
近日,山西省运城市医疗保障局发布《关于暂停运城市565家定点医疗机构 门诊统筹服务的公告》。《公告》提及,2024年10月1日前未完成进销存追溯码信息采集上传工作的诊所、门诊部、零售药店,暂停门诊统筹服务,并将所涉及的565家定点医药机构名单予以公布。
可以看到,在国家医保局自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开展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追溯码信息采集就成为一项重点工作。今年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征求《关于在药品采购环节加强药品追溯码应用的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明确医保定点机构要落实“扫码采购”。9月底,国家医保局在《关于进一步做好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有关事项的公告》提及,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已开始上传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
自国家医保局发放以上通知以来,全国多个省市、地区积极落实国家医保局要求,运用大数据打通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环节的信息壁垒,促进医保、医疗、医药联动,创新药品监管方式,实现对药品全生命周期精准跟踪管理。研究制定药品追溯信息采集和应用实施方案,采取先行试点、成熟推广的方式,从医院、药店发药环节入手,每盒药品在销售时通过扫描药品追溯码,数据直接上传至医保信息平台,使每一盒药品都拥有唯一的“身份证”,确保药品来源的透明和可追溯。同时,创新打通配送企业药品管理流通数据,将追溯码与药品基础信息、全流程溯源信息相关联,重点关注药品有效期管理数据,重塑医院院内药品流通管理和流程,在简化优化医院药品入出库管理的前提下,进一步保证药品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一、什么是药品追溯码,东信智能为您分析:
药品追溯码是印制在药品包装盒上的20位唯一代码,相当于每一盒药品的“身份证”,是药品一“出生”即被赋予的标志信息。
药品耗材追溯码是由生产企业在产品包装上印制的一串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条形码或二维码,如同药品耗材的“数字身份证”,集成了产品来源、生产批次等关键信息。消费者及监管部门均可通过扫描追溯码,快速验证药品耗材的真伪及流通路径,有效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的市场流通。
二、医保为什么要采集药品追溯码?东信智能为您分析:
我国目前药品种类繁多,以全国零售药店销售情况为例,近一个月零售药店实际销售药品多达21.33万种,百姓在选择药品时常常眼花缭乱、左右为难,甚至一不小心买到假冒药。为保障百姓切身购药利益,国家医保局及时启动医保药品追溯码信息采集工作,各省以试点城市先行开展,通过在医保结算端采集药品追溯码,使药品治理能力提级增效,实现药品来源信息清晰可追溯,在保证药品质量的同时,有效防止假药的流通,真正让百姓买到保真药、安全药、放心药。
为严厉打击套取基金、重复及虚假申报等医保基金欺诈行为,广东东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启动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信息扫码应用工作,开发了EST-YP30药品溯源追溯扫码一体机,USB即插即用,自带语音提示,方便快捷。
EST-YP30药品溯源追溯扫码一体机功能特点:
①能应对更复杂读码环境,实现快速连扫;
②可同时支持1-50个监管码扫描;
③可实现精准识别药品追溯码、药品电子监管码、器械UDI码、一二维码等;
④批量、精准、自动识读,大幅提高药品信息管理的效率与准确度,减少人工纠错时间,提高人效;
⑤实施简单,即插即用;
、
各地区发文,做好药品经营使用环节重点品种追溯体系建设工作:
湖北省宜都市规定,今年12月底前全市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将完成追溯码采集上传;
江苏省规定,在9月30日前完成生成药品追溯码关联关系并上传的工作;
天津规定,今年1月1日以来销往天津的药品,须在9月25日前上传追溯码;
江西则要求,至今年底,新发(换)证药品批发企业、零售连锁总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以及三级以上医疗机构,需率先实现所有赋码药品的入出库及数据上传;
《四川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药品经营使用环节重点品种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 》川药监发〔2024〕56号;
江西省药品经营使用环节全品种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广州正式应用医保药品耗材“数字身份证”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强化全链条监管体系;
福建省依托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创新探索医保药品追溯体系建设,实现“一物一码、物码同追”的药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全省共采集865万条药品追溯码,在打击倒卖、串换药品上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
陕西省全面推动医保药品耗材追溯码采集应用工作,截至7月8日,全省已接入定点医药机构3.1万余家,接入率超80%,实现追溯码信息上传超2000万条,让百姓购药更安全更放心;
下一篇:没有资料